《731》满屏日本元素,不是抽象!
我原本以为阅兵过后,大家会更好地理解电影《731》,没想到上映这些天下来,看到了许多让人无言的文章。
我原本以为阅兵过后,大家会更好地理解电影《731》,没想到上映这些天下来,看到了许多让人无言的文章。
《731》电影在美国上映是有特殊意义的,因为审判日本战犯的时候,美国军方在最高政要那里得到命令,庇佑了“731”部队的罪魁祸首石井四郎。目的是换取“731”的实验数据。
我认真看了导演赵林山的谈话,可以说听君一席话胜过看电影,从他的谈话中了解到了他的创作思想和责任担当。他明确提到电影是一种文化武器,是用传达正确历史信息的方式对抗谎言。赵导演不是一般的导演,是有全球视野的文化战士!
当电影《731》的胶片转动,9月18日9时18分的银幕亮起,那“警钟长鸣”的标识,恰似利刃划破历史的遮羞布,将731部队的反人类暴行赤裸裸地呈现在眼前。有人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分析着这部电影艺术性,发表不同的声音。但我觉得抛开历史来谈这部电影不是无知就是别
战后对日本战犯的豁免行为,尤其是对天皇和731部队责任人的包庇,是出于其冷战战略需要,违背了正义原则和中国人民的意志。
晚上17:54播《东京审判》,讲的是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历史事件,这段历史挺重要的,感兴趣可以看看。这部影片聚焦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历史性审判。影片真实还原了那段复杂的历史过程,展现了中国法官梅汝璈等人在审判中秉持正义、据理力争的艰难
《正义的审判》聚焦抗日战争胜利后,自1945年至1956年间,中国针对日本战犯暴行的12个法庭审判。本片以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院教授Barak Kushner(顾若鹏)的视角,通过近年来的最新发现、珍贵的历史文献、证人证词和历史影像、亲历者和后人讲述、海内外
一部影片上映后,引来包括批评声音的影评,很正常。合情合理的影评,是促进电影艺术繁荣发展的必须。但有些不着调的影评,看着就令人或可气,或可笑了。
我以前也不明白,直到看了《南京照相馆》,才彻底解开这个埋在心里多年的疑问。这不是偶然,而是有人、有势力、有国家,花了几十年,处心积虑、一次又一次地想要歪曲历史、想要把真相抹掉,而这一切远比你想象的还要黑暗。
影片通过“洗相片”的主线贯穿始终。整个故事情节以小邮差在沦陷后的南京城被日寇误认为是照相馆学徒,因而被命令冲洗相片为开端,讲述了小邮差、翻译官、金老板一家等在日寇威胁下想法各异、但皆艰难活命的中国人的遭遇和心理变化。当他们梦寐以求、认为可以保障逃命的通行证到手